中经频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 正文

杨久炎软科学研究对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经频道网 2023-11-11 15:18:54编辑: 刘威佳

中经频道网11月11日讯: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学科,是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科学。软科学的突出特点:第一,它服务对象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决策;第二,集成科学家和社会的意见,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第三,它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决策。其特点是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控制进行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掂的综合性科学。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复杂决策问题对软科学开展大量研究,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为决策服务的科学,它在战略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图为:杨久炎先生
      杨久炎先生一生专注大量软科学研究成果对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作出重要贡献。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王荣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领导的好评,这是久炎先生应得的荣誉,令人钦慕。
       杨久炎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 1963 届电机专业毕业的校友。他毕业分配六机部国营广州造船厂,1980 年调六机部(1982 年改中国船舶总工业公司)广州船舶工业公司,1987 年又调任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专职副秘书长。1998 年退休后,先后任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国家开发银行后评价局特约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珠江三角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广东华南经济研究院区域与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广东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广东造船工程学会顾问,广东省生产力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顾问,广东省科技评估中心、广东粤科资产评估事务所高级评估顾问,广州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部高级工程师,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高级顾问,珠江金融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广州思想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技专家,金盟云技术发展(深圳)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广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特聘技术顾问等职。杨久炎先生一生致力于软科学对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及广东、广州工业经济意义的研究和实践。一个甲子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和科学论文,论著的汇总达几百万字且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彰显了他在该领域的功力和贡献。

杨久炎先生的研究助力中国船舶工业创新发展
      杨久炎以中国船舶工业为具体研究对象和实践重点,取得的切实有效的科技成果对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船舶工业是在世界上尚寂寂无名,国民经济发展和海军建设迫切,需要造船工业有相应的发展。杨久炎先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呼吁造船工业要重视软科学研究,要以软科学指引“硬科学”的研发攻关,要以软科学的战略思维与理论思维来推动改革开放和促进船舶工业的科学管理。他在宣讲《中国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及国家经济安全策略》,《造船业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产业》等文中提出《创建世界造船强国要重视集成创新战略研究》以及实际上要认真学习日本和韩国的发展经验,在国内要推广广船国际转换造船生产模式的范例。杨久炎先生研究世界船舶制造中心从先行工业国家向后起工业国家的转移,英国曾占据世界造船霸主地位约 100年,日本保持世界造船第一近 50 年,韩国居世界造船第一 25年,之后,我国必将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杨久炎先生认为,要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创新,而系统集成创新是造船业创新的重要形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原创性技术创新的固然重要,但面向市场需求的系统集成创新应置于优先位置。集成创新是一种风险小、成本低、周期短,但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的创新方式,它同样可以成为实现技术跨越的突破口。他的《技术进步在中国船舶工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定量估计初步探讨》论文为'1984 年大连.《全国海洋造船企业改革与经济效益研讨会》评为优秀论文。杨久炎先生以广州造船厂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实例,作了深入的研究。广州造船厂认真学习日本 IHI 公司生产设计技术,深化企业改革,成功地实践了造船生产管理由传统落后的模式向现代先进模式的转换,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提供了科学理论和实践范例。
     在船舶工业系统之中,他是领先研究。他在 1995 年提出“广船十多年来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从根本上依靠集成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我们企业从技术创新活动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创新者、机遇和条件” 等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和价值。并从国际船舶工业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中国造船业的振兴寄托于集成创新”,以及“外学日韩,内学广船”,要抓根本,要从发展战略高度重视集成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建议。
      杨久炎先生用了多年时间,正式出版专著《提升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集成创新—推进广东技术进步与创新工程跟踪研究》,主编出版了《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集成创新——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工程跟踪研究》等
书,都很有水平和价值。

对标日韩推动我国造船转向世界造船强国
      当年日、韩两国造船工业已赶超欧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而中国还只能跑在造船“马拉松赛”的第二方阵。杨久炎先生致力研究并向全国造船界大力推荐介绍了日韩具体经验和广船国际的卓有成效的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中国船舶工业后来乘改革开放的时机,制定了追、赶、超日韩和学习广船国际经验的发展纲要和科技进步的指南及规划与计划,並发动全行业奋起努力,终于在新世纪初赶上“马拉松赛”的第一方阵,并进而在产量、产能、手持订单等重要指标上超过日、韩,稳居世界第一。
      中船总当时明确提出“外学日韩,内学广船,跻身造船强国。”这一决策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与影响力。杨久炎先生软科学研究成果响应了这一重大决策助力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久炎先生 60 年对软科学研究,其成果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王荣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等领导的好评。这是久炎先生应得荣誉,令人钦慕。
【荐稿:程天柱 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局总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供图:杨久炎】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大家都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