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频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 正文

“研”途皆胜景,“学”中见天地!

中经频道网 2024-01-28 10:51:40编辑: 丛鑫龙

“研”途皆胜景,“学”中见天地!
第三届青少年公益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中经频道1月28日讯 (易全报道)为期四天的“圳有爱系列关爱活动”第三届青少年公益研学,1月26日下午在广东省汕尾市辖下的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圆满收官。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乡村振兴部负责人张利朋,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陆丰工作组组长、陆丰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严波,陆丰市教育局教育实践基地主任黄琼丽,陆丰市河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汉专,河东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韩俊雄,深圳市慈善行业联合党委书记、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吴玉萍,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郭云霞等主协办单位代表和全体学员共同出席了闭营仪式。
短短四天的活动过程,学员聆听了由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和深圳市龙岗区青睐青少年发展中心的老师们共同带来的,生动有趣的“公益第一课”;大家前往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南山能源生态园、深圳市龙华区安全教育基地、观澜湖手艺工场等地开展了实地参访;还通过体验非遗手工艺创作技能、组织爱心义卖、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益互动交流活动,了解了更多的公益实践新模式、新理念,对公益慈善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新认识。

学员们参观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
在闭营仪式上,来自深圳、陆丰的两位学员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此次研学活动的心得与想法。学员叶同学表示“在此之前只知道公益是扶贫济困、捐钱捐物,而现在,我发现公益不只是钱和物,更是‘心’和‘行’,我们不应只将公益作为口号,而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公益行动成为一种习惯”,来自陆丰市的学员王同学则发现深圳不仅是繁华之都,更是一座爱心之城。“在这里,我发现公益的形式有很多种,是多样性的,也明白无论我们的年龄、职业、身份如何,只要心存善意,都能‘携手做公益,传播真善美’。”

来自深圳市的学员代表叶同学上台分享

来自陆丰市的学员代表王同学上台分享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陆丰工作组组长、陆丰市委常委、副市长严波表示,本次研学活动是“特区带老区、老区支持特区”时代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培养深汕两地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希望学员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把深圳市的高科技发展和汕尾市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积极与身边人分享,成为两地友谊、文化、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传播者。陆丰市河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汉专则为现场的学员、来宾们介绍了青山村发展蝶变的历程以及与深圳的深厚情谊,他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慈善研学活动落地陆丰,带来更多的人才友好交流,并在深圳的牵引下,共同打造更多深汕合作的慈善项目品牌,开展更广范围、更多形式、更深层次的慈善活动。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陆丰工作组组长、陆丰市委常委、副市长严波

陆丰市河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汉专
在活动现场,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陆丰工作组组长、陆丰市委常委、副市长严波,陆丰市教育局教育实践基地主任黄琼丽等陆丰市当地领导嘉宾共同为联合主办单位授予锦旗。随后,在场的主协办单位领导分别为所有公益研学活动学员颁发“公益新星”证书及新年礼包,并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陆丰工作组组长、陆丰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严波等陆丰市当地领导嘉宾共同为联合主办单位授予锦旗

深圳市慈善行业联合党委书记、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国玲(右一),陆丰市教育局教育实践基地主任黄琼丽(左一),为C组学员颁发证书 

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吴玉萍(右一),陆丰市文广旅体局、二级主任科员谢仁潭(左一),为B组学员颁发证书

深圳市社会捐助中心七级职员刘芳(右一),河东镇党委副书记、河东镇工作队队长朱勇勇(左一),为A组学员颁发证书
据悉,“圳有爱系列关爱活动”第三届青少年公益研学由深圳市慈善会、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市华强公益基金会、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社会捐助中心、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陆丰工作组、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东镇工作队协办,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访研学活动、公益体验、公益有感等丰富的公益活动,与打卡式的游戏设置相结合,为青少年带来多方位多层次的公益实践体验。接下来,活动将在每年寒暑假常态化开展,并结合深圳慈善发展前沿趋势和特色实践,为青少年认知公益、参与公益提供多元渠道和有效路径,打造更具实效和创新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平台和载体。
活动主办方向记者表示,仪式的举办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既是收获也是分享。本期研学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却是深圳、陆丰两地青少年学员们爱上公益、参与公益的新起点。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大家都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