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 加快液流电池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
中经频道网 2024-03-01 14:03:40编辑: 达瓦次仁次
中经频道网3月1日电(申成勇 欧阳军 发自深圳)近年来,城市用电量逐年增加,对能源供给方式和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能源转型与变革持续升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方向,新型储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当前,储能电池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风口”,是各地竞相发力“蓝海”。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为当前电化学储能主力。但是,锂电池若要大规模发展,有些问题,值得关注。
作为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2024年提出了关于加快液流电池产业发展的提案。
王理宗介绍,与之相比,液流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大规模、功率和容量配置灵活等优势,在大规模和长时间储能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电池功率与容量解耦,扩展性好,水性溶液安全性高;电极和双极板等主要材料为惰性电极,稳定性好,维护成本低,循环次数2万次以上。当前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022年10月,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的100 MW/400 MWh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枣阳10MW光储用一体化项目一期3MW/12MWh储能系统已投运,是国内首个MW级钒液流电池用于用户侧光伏整合项目,创新性引入电解液租赁模式,降低客户一次投资成本。
构建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最缺的就是长时储能技术。国家相关部委已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发展。
王理宗建议,站在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角度,抢占先机、加快布局,推进液流电池产业发展。
一、科学统筹引导
一是“链长牵总”,推进产业链。目前各地纷纷建立各种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发挥这些小组“链长”作用,统筹优化产业布局,要素资源合作共享,强力推进液流电池产业发展。二是“盟长搭台”,聚集创新链。充分发挥各种新型储能产业联盟协调作用,加强产业横向沟通,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三是“行长帮扶”,提供资金链。引导银行积极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全程介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二、加强技术研发
一是鼓励研发创新。积极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积极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能量密度的液流电池储能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二是搞好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联合大学大院大所,建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组建液流电池检验检测中心、小试中试平台,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人才引育。将液流电池产业列入重点人才引入支持方向,加大才培育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创新创业等方面优先支持。
鼓励产业发展
三、鼓励产业发展
一是丰富应用场景。针对液流电池高安全长寿命等优点,丰富场景应用和市场需求。鼓励火电厂按需加装储能装置,改善调频性能;在负荷密集接入、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等关键电网节点,统筹布局电网侧独立储能及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加快储能电站试点项目和示范项目建设;优化电价政策,拉大峰谷价差,激发化工园区等用户配储动力。二是精准招商布局。科学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积极开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补链延链靶向招商、示范应用科技招商,抢先构建液流电池产业链生态圈。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在用地、能耗、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打造液流电池产业发展高地。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琳琳】【责任编辑:陈莹莹】【供图:王理宗】
当前,储能电池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风口”,是各地竞相发力“蓝海”。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为当前电化学储能主力。但是,锂电池若要大规模发展,有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大规模锂电储能电站的安全性
安全是电化学储能系统大规模应用中最突出问题。锂电池有爆炸危险,近日,南京电动车自燃事件就是案例,需要安全保护技术,防止被过充、过放电和冲击碰撞。因此相关电站很难进入化工园区等安全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二是锂资源安全
我国锂资源储量全球占比约20%,但是近80%是盐湖锂,集中在青藏高原,总体品位不高,基础设施薄弱,气候条件艰苦,提取难度大、成本高。大规模推行锂电,势必造成锂资源紧张,存在能源安全风险。
三是寿命问题
目前,锂电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循环次数在 6000 次左右,在调频等动作频繁场景,一般不到 2 年就需要考虑更换电芯,即使不考虑循环次数和衰减因素,10 年左右日历寿命也无法和风电光伏 20 年以上寿命相匹配。王理宗介绍,与之相比,液流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大规模、功率和容量配置灵活等优势,在大规模和长时间储能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电池功率与容量解耦,扩展性好,水性溶液安全性高;电极和双极板等主要材料为惰性电极,稳定性好,维护成本低,循环次数2万次以上。当前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022年10月,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的100 MW/400 MWh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枣阳10MW光储用一体化项目一期3MW/12MWh储能系统已投运,是国内首个MW级钒液流电池用于用户侧光伏整合项目,创新性引入电解液租赁模式,降低客户一次投资成本。
构建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最缺的就是长时储能技术。国家相关部委已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发展。
王理宗建议,站在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角度,抢占先机、加快布局,推进液流电池产业发展。
一、科学统筹引导
一是“链长牵总”,推进产业链。目前各地纷纷建立各种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发挥这些小组“链长”作用,统筹优化产业布局,要素资源合作共享,强力推进液流电池产业发展。二是“盟长搭台”,聚集创新链。充分发挥各种新型储能产业联盟协调作用,加强产业横向沟通,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三是“行长帮扶”,提供资金链。引导银行积极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全程介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二、加强技术研发
一是鼓励研发创新。积极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积极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能量密度的液流电池储能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二是搞好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联合大学大院大所,建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组建液流电池检验检测中心、小试中试平台,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人才引育。将液流电池产业列入重点人才引入支持方向,加大才培育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创新创业等方面优先支持。
鼓励产业发展
三、鼓励产业发展
一是丰富应用场景。针对液流电池高安全长寿命等优点,丰富场景应用和市场需求。鼓励火电厂按需加装储能装置,改善调频性能;在负荷密集接入、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等关键电网节点,统筹布局电网侧独立储能及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加快储能电站试点项目和示范项目建设;优化电价政策,拉大峰谷价差,激发化工园区等用户配储动力。二是精准招商布局。科学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积极开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补链延链靶向招商、示范应用科技招商,抢先构建液流电池产业链生态圈。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在用地、能耗、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打造液流电池产业发展高地。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琳琳】【责任编辑:陈莹莹】【供图:王理宗】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