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频道网
您的位置:主页 > 健康 > 文章正文

传承中医精髓 服务老年健康——第三届鹏城中医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中经频道网7月7日电(申成勇 韩学艳 韦建诚 发自深圳)2025年7月5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老年病质量控制中心、深圳市中医老年病质量控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鹏城中医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健康与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经方治疗老年慢性病临床应用技巧学习班、中药制剂与新药研发学习班”在深圳雅庭海湾国际大酒店圆满举办。
图为:活动主会场
       本次会议邀请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深圳市卫健委等相关领导莅临现场指导。大会由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省名中医吴红彦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郭春江书记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对各位嘉宾和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郭书记指出,老年健康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他表示,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成为推动中医药更好服务老年人群体的新起点,进一步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图为: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郭春江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顺民教授在致辞中鼓励全体同道,继续弘扬岭南中医药特色,并充分发挥深圳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优势,为促进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图为: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顺民
       本次会议邀请多位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分享学术真知。首届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讲授《中医临证思辨方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临床辩证思维的根基与演化。
       图为:首届全国名中医陈宝贵教授
      全国名中医毛静远教授讲授《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融合多年临床经验,展示中医药干预的独特路径。
图为:全国名中医毛静远教授
      岐黄学者张军平教授以《慢性视角下慢性疼痛的临诊辨治思考》,为慢病背景下的疼痛管理提供中医方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沈琳教授结合临床实证,分享《合并衰弱的老年人心脏康复管理》经验。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精彩讲授《先天禀赋与老年慢病防治》深刻阐释中医对个体生命本源与慢性病演变的独到认识。金教授将“先天禀赋”与中医学术精髓“五运六气”理论有机融合,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中医智慧与临床经验并重的思想盛宴。
      图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俊宏教授就《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进行了富有前瞻性专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唐新征教授讲授《“态靶辨治”理论体系及临床应用》,着重于根据患者的独特体质与病症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深圳市中医院程红教授讲授《中医望诊经验分享》,结合大量临床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面诊早期识别识别内在脏腑功能的失调与疾病发展趋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红教授讲授《痹症七法-岭南刘氏流派治疗老年痹症撷萃》,刘健红教授强调,岭南刘氏流派讲究辨病与辨证并重,尤重病机演变与地域气候因素的结合,体现“因地制宜、因人施治”的中医思想。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张洪勤教授讲授《从最新指南看中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策略》,张教授特别提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不仅要关注胃肠症状的缓解,还应与全身健康管理相结合,并提出了中医在老年病综合管理中的独特视角与优势。
全国中医老年联盟分会场聚焦热点,探索前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教授发表了关于全国中医老年病联盟建设规划的重要讲话,强调全国28家中医优势机构共建的建设方向和意义,推动中医药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省名中医吴红彦教授深入探讨了《老年病科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他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中医老年病联盟将聚焦老年群体面临多病共存、慢病管理与康复等核心问题,推动老年健康综合评估标准化建设,制定中医诊疗与干预指南。联盟将深化“中医+养老”模式,推进“医院-社区-居家”联动服务模式。未来,通过中医特色诊疗、数字化赋能和多学科协作,推动医养融合,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照护”的全周期健康管理保障。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社会整体健康水平。
       图为: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吴红彦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廖慧丽教授引领参会专家围绕老年病科建设、标准化管理等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推动联盟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与管理体系,为全国中医老年病科的有序、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药制剂与新药研发分会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教授领衔,讲授《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制剂开发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中心质量负责人黄樱华教授讲授《临床经验方申报制剂的常见问题及申报资料技术要求》,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详细解读了申报资料中的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路教授《AI赋能下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研发展望》,探讨通过AI技术实现数据挖掘、效果预测和新药开发的创新突破,为中药现代化研发注入创新力量。
疑难病分会场     
       广东省名中医王昌俊教授以《中医临证思维方法》为题深入讲解临床思路构建,抓住病机本质。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部研究所所长陈朝俊教授《卒中后抑郁的中西结合诊疗思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张志敏教授从《黄帝内经》“热病”理论出发,探讨肺部疑难重症的中医解读与实践策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赵云燕教授讲授《AGI的防治管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师林教授讲授《“和法”在乳腺癌相关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高卓维教授讲授《中医视觉下的肿瘤微环境刚性探讨》。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沈维增教授讲授《局方参苓白术散加味的临床应用》。
 
       
       在本次大会上,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老年病科万贤明主任发表了重要讲话。认为在未来将继续携手各级学术组织和临床单位,共同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中医药事业与老年医学高质量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老年病科的学科建设与诊疗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鹏城中医力量!
       本次大会围绕“中医老年病”与“慢病管理”两大主题,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新时代老龄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价值。大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思想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审核:刘懿】【编辑:刘国栋 】【责任编辑:缪源龙】【供图:韦建诚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首页|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