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频道网
您的位置:主页 > 旅游 > 文章正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伊】伊川以乡村旅游助推全域旅游

中经频道网8月27日电(申成勇 韩学艳 黄群展 发自河南伊川)近年来,河南省伊川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将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特色产业培育、文化资源活化、基础设施提升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文旅互促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笔者近日走访伊川县多个乡镇,实地探访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图为:伏牛山风光(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资源禀赋奠定发展基础
       伊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总人口约65万。这里不仅拥有杜康酒文化、二程理学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还具备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县域内分布着龙凤山、万安山等自然景区,以及众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
图为:伊川龙泉寺(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我们县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山有水有文化’。”伊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县里系统梳理出3大类18项核心旅游资源,其中70%以上分布在乡村地区。特别是高山镇、鸣皋镇等乡镇,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和传统农耕文化。
特色项目激活乡村经济
      在葛寨镇烟涧村,青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师傅正向游客展示失蜡法铸造工艺。这个被称为“中原青铜器第一村”的村落,通过“非遗工坊+研学基地”的模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30多户村民增收。
      同样热闹的还有白沙镇杨岭村的千亩油菜花海。当地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打造季节性景观农业,仅今年春季就吸引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余万元。村民杨建国告诉记者:“以前种小麦每亩收入不到千元,现在搞观光农业,收入翻了好几番。”
文化赋能提升旅游品质
       在推进乡村旅游过程中,伊川县特别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依托程颢、程颐故里资源,打造了二程文化园研学基地;围绕杜康酿酒技艺,开发了酒文化体验线路;结合当地豫剧、河洛大鼓等非遗项目,推出常态化民俗展演。
    图为:龙凤山古镇景区(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城市旅游项目搬到农村。”县文旅局规划科负责人表示,所有乡村旅游项目都要求植入本土文化元素。比如高山镇石头部落景区,就将传统石砌民居与现代民宿理念相结合,被评为河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设施升级优化服务体系
       为提升旅游体验,伊川县近三年累计投入2.3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旅游公路86公里,改造农村厕所1200余座,建成8个游客服务中心和35个生态停车场。同时开发“云游伊川”智慧平台,实现主要景区5G网络全覆盖。
 图为:伊川程林(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在交通接驳方面,开通了县城至各乡村旅游点的公交专线,设置旅游标识系统200余处。鸣皋镇村民王淑芬说:“现在从县城到我们这的班车半小时一班,游客来了都说方便。”

 图为:酒圣杜康雕像(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产业融合促进全域发展
       通过“旅游+”模式,伊川县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已形成杜康酒文化体验、高山避暑度假、江左农耕研学等六大主题板块。“发展乡村旅游不是目的,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手段。”伊川县县长王智朋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培育1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3条精品线路,力争到2025年实现乡村旅游直接就业1万人,间接带动5万农民增收。
 图为:龙凤山古镇景区夜景(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从单一景点到全域联动,从季节经营到全年运营,伊川县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这片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审核:刘懿】【编辑:刘国栋 】【责任编辑:缪源龙】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首页|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