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传承+公益初心,咏春精神融入慈善实践
深圳作为“慈善之城”,始终积极探索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在“慈善月”期间,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由韩真、周莉亚共同执导,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深圳保利剧院举办公益专场。该舞剧以咏春拳和香云纱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不仅展现了中华武术的刚柔并济,更传递了“以武止戈”“扶弱济困”的武德精神。在2024年9月,深圳市慈善会授予了第一批“慈善大使”,今年又迎来了新一波“公益新生代”。为了进一步推广非遗传承与慈善文化,拓宽“慈善+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演出开始前,市慈善会戴北方会长为非遗咏春拳叶问系第三代传人、深圳舞剧《咏春》的首位动作指导“老福”及青年舞蹈家、《咏春》舞剧的主演常宏基颁发“公益助力官”证书,希望他们的加入为公益队伍注入更多“青春能量”。常宏基在采访中表示:“咏春祖训中‘扶弱小以武辅仁’正与我们做公益的初心不谋而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鼓励,都能成为善的种子。”演出中,“抱拳礼”等动作不仅是一种礼仪,更被赋予了感谢捐赠者、致敬公益人的深刻寓意,真正实现了“招式中有善意、舞台上有温度”。

企业助力+善款落地,多方合作推动文化惠民
演出现场,深圳市慈善会对深圳歌剧舞剧院、深圳保利剧院、深圳市慈善会·社会影响力公益基金、上海宏信公益基金会、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承翰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及机构致谢,并由戴北方会长为各爱心企业及机构的代表颁发致谢证书。

演出反响+社会效益,公益与文化融合获好评
演出中,磅礴的音乐与精湛的舞姿迅速将观众带入《咏春》的世界,叶问的坚守、师徒的情谊、群体的互助,无不闪耀着人性与善意的光辉,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这场公益演出专场活动还吸引了一波特别的观影团队。20名来自高级中学、深圳中学等学校的学生组团前来观摩学习,他们正在为10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中美青少年行进乐中国巡回演出交流活动积极准备节目《咏春十二式》。此次专程观演,正是为了更直观地把握咏春的表演风格、领悟其精神内核,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现深圳青少年的艺术水准与文化风貌。本次观摩不仅是一次艺术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公益教育与文化熏陶,真正体现了“慈善+文化+教育”的多元融合。
“舞动善心·爱满鹏城”——《咏春》舞剧公益演出专场是深圳慈善月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慈善+文化”跨界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推动慈善文化“场景化、常态化”提供了深圳样本。
未来,深圳市慈善会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探索更多元、更新颖的慈善载体和活动形式,推动慈善文化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和家庭,让“人人向善、人人乐善”在社会蔚然成风,为深圳建设“慈善之城”注入持续而深厚的文化动力。
【审核:刘懿】【编辑:刘国栋 】【责任编辑:缪源龙】【供图:深圳市慈善会】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