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陈小菊和她设计的中式服饰
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龙腾汉唐”展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目光。展厅中,一件件旗袍绣制着凤凰、牡丹、菊花、百合等图案,它们花团锦簇,明艳大气,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旗袍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更融入了现代审美的创新。

图为:陈小菊设计的中式服饰
“龙腾汉唐”服饰品牌创始人陈小菊来自浙江台州,是“陈氏裁缝技艺”第四代传人、旗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其外婆郑吴氏和母亲郑香玲都是遐迩闻名的“金剪子”。在深圳这片热土上,陈小菊将对家族传统服饰制作手工技艺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巧妙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既古典又时尚的中式服装。
每件手工制作服饰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两件旗袍乍看之下一模一样,但走近看就能明显感受到,手工刺绣的纹样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对比之下,机器绣的就显得死板、逊色。”在她的工作室里,陈小菊摆出两件版型、尺寸、绣纹完全一样的旗袍举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器逐渐取代裁缝手中的剪刀、量尺,但陈小菊坚信手工制作有着高科技无法替代之处,“我出身裁缝世家,家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要像钢一样硬,要像线一样柔,要像丝一样细。手工制作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匠心,每件手工制作的服饰都是独一无二的。”

图为:陈小菊工作室保存的家族留传老式裁缝剪刀
这种家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和观念深深烙刻在陈小菊的骨子里。她的家乡浙江台州有着特殊的服饰文化习俗,新生儿满月、出生100天、9岁、16岁、25岁都要穿上旗袍,人老了去世还要带走一件旗袍,“人的一生中每迈入一个新阶段都要穿上传统中式服装,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仪式感。”


肩负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责任
1987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在浙江台州进行招工,劳务输出的第一批主要对象是技校、绣花厂里的学生。彼时的陈小菊在一家小裁缝店里打工,得知蛇口服装公司招工的消息后,她抱着“出去看看”的念头,坐上了开往广东的火车。“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到广州,又辗转到了深圳。来到蛇口之后我说我要立足这里,再也不回去了。”

而当时同一批来到蛇口的同乡们,最后只有四人留在深圳,其中只有陈小菊一人至今还在坚持从事服装行业。三十多年来她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我是特别坚强又坚韧的,既因为自身热爱,又始终觉得自己肩上担负着一份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责任。”
一针一线可以连接世界


“一针一线可以连接世界。”陈小菊的工作室现保存有大量古代留存至今的精美中式传统服饰,其中既有多年来从不同地方收藏来的各年代古典旗袍,也有家族传承的古代官穿、民穿中式服装,以及老式裁缝剪刀等。“中式服饰中的文化之美是源远流长的,我希望打造一个窗口,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将这份美的事业在深圳播种发芽。”
陈小菊从事服装行业近40年,现为深圳市龙腾汉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铭思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责任编辑:陈莹莹】【本版图片由陈小菊提供】【稿源:晶报】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