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水边村党群服务中心(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图为:水边村党群服务中心(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青山朱顶白云多,和美乡村迎客来。走进博罗县长宁镇水边村,仿佛打开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百亩沉香让人流连忘返,清澈的池塘鱼虾欢腾,主干道两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花香四溢。这一切美景的呈现,得益于水边村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精品村创建中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党建引领、环境整治、文化赋能等多项措施,水边村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让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水边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文化繁荣,产业兴旺,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图为:美丽如画的水边村(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图为:美丽如画的水边村(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水边村在持续发展中,坚持以党建引领、党建融合、党建赋能、党建增效为抓手,以“优”字定调,“好”字为向,“美”字落脚,“富”字托底,大力发展产业,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突出“党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走好强村富民路。

图为:长宁镇水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廖辉陆接受中经频道采访(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水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廖辉陆在接受中经频道网采访时表示,目前,水边村朱顶红产业示范基地已种植15亩朱顶红花卉,种植效果远超预期,接下来,水边村朱顶红产业示范基地将按照计划扩大规模,预计今年年底扩大种植面积近70亩。同时还成立了博罗水边朱顶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由驻地部队、村集体和村民联合注资。从种植到产销的全过程中,由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统一指导、统一供苗、统一收购,种植的朱顶红按合同签订价格包收,最大程度降低农户种植收益风险,既确保了项目收益,也带动更多农户加入种植。


如今,一些新兴特色产业在水边村蓬勃生长,深刻改变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文化繁荣,提升乡村内涵品质
近年来,水边村在打造和美乡村的过程中,不但重视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更是注重提升乡村的内涵品质。通过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优秀元素,将其融入到村庄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去。廖辉陆说:“我们打造了一条文化墙,把一幅幅表达传统习俗、家风家训的画画到了墙上,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一幅幅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此外,水边村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举办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组织村民参加广场舞比赛、书法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和培训等活动。
“党建+” 绘乡村振兴新景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水边村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绘制出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了水边村的全面进步。

图为:军地携手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图为:水边村的特色产业示范区(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几年来,水边村打造 “城乡融合型”和美乡村的新模式成效显著,自2022年12月以来,水边村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作用,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为重点,积极探索结对共建的高效模式,深化与75240政治工作部、博罗县政务数据局、农业银行长宁支行及博罗农商行长宁支行等共建单位的交流,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水边村先后获得“广东省革命老区村”,75240政治工作部与博罗县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廖辉陆表示,一方面,其要加强环境整治,巩固和深化已有成果;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责任编辑:陈莹莹】【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水边村总支部提供】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责任编辑:陈莹莹】【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水边村总支部提供】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