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中国梨乡 农法自然抱朴守拙
中经频道网 2024-11-07 11:37:05编辑: 欧阳军次
——访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春建
中经频道网11月7日电(申成勇 发自山东莱阳)山东省莱阳市因独有的气候土壤条件而特产莱阳梨,被誉为“中国梨乡”。在烟台莱阳有这样一个有机农场,土壤肥沃,水质清澈,是做有机农业的首选之地,它就是农法自然——莱阳梨园园区。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秉持“回归自然,抱朴守拙,与四时合其序,与自然合其真”的发展理念。从微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开始,结合新品种培育和创新的栽培模式,生产出标准化、优质的果苗和健康、安全、美味的水果,回归自然之道。

图为: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春建
人依自然生 农法自然成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以地为行为规范,地以天为规范,天以道为规范,道以自身为规范。”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
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人们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下生生不息。然而近些年来人们滥用农药、化肥,使土壤板结问题严重,而得到的结果是,即使农作物增产,但是农产品的口感已失去原有的风味,各种化学催红、催熟、增糖、增长激素,化学防腐、保鲜等问题不断,食品安全问题已变成了所有人共同的梦魇。看着身边亲人被各种疾病吞噬本该沐浴大自然阳光的生命,赖以生存的大地母亲在发出痛苦呻吟。
为了还道于民,把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农耕文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还给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2015 年,曲春建创建了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法自然采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不通过刻意的人为干预,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开展果树种植。这与中国道法的哲学观念相符,因此公司命名为“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法自然)”。
公司自成立以来,农法自然始终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梨园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改善梨园的生态环境,建立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和创造天敌繁衍栖息的场所。公司董事长曲春建用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他内心所坚持的种植理念:“拒绝化肥,让植物实现自然的生长环境。努力寻找一条用传统的中药方式回归到无农药时代的发展之路。让土地和环境友好相处,推出自然的生存模式,以此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和谐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
通过多年的发展,农法自然(烟台)生态园区总规划面积 4000 亩,目前有沐浴店镇园区(规划面积 1000 亩)和高格庄镇园区(规划面积 3000 亩)两大园区。目前种植梨树约 25 万株,最高亩产 1000 公斤,最大单果重 1170 克,平均单果 425 克,梨树春梢平均生长量为 75.75 厘米。此外,园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支撑产业融合平台,建设成集梨种植、梨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平台,打造梨产业完整产业链,推进了梨产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新型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模式,可为当地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示范。农法自然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就业岗位 100 个,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290 万元。其试点项目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显著。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农法自然不仅是一种种植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农法自然生态农业是以创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为总目标,以土增改良,种苗培育新品种研发与试验,有机生物肥研发与制造农产品智能化种植与管理,排污无害化处理等要素全面构建污染防控新模式,建设科技含量高端、循环农业特色鲜明、产品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生活功能完善、加工产品多元的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天,地、人的和谐共生体,培育出符合自然规律的农业产品,引发人们回归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安全、健康、美味的农产品。

与四时合其序 与自然合其真
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理念是:“回归自然,抱朴守拙,与四时合其序,与自然和其真。”讲究的是以自然规律为主,坚决不使用化肥以及化学农药。农法自然的产品绝对是无公害的、健康的,人们可以吃得更放心。农法自然人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在每个核心产区用地理标志性产品种植模式反复实践,再用微生物有机肥技术修复、激发土壤原有生机,保护环境及地下水资源,善待大地母亲,自然定不会辜负我们的真诚呵护,若干时间定会给我们一份丰厚的回报。
农法自然首先让土壤有生命,现在大部分土壤因为使用过多的化学农药,导致土壤中原有的营养没有了,蚯蚓也不见了。要让果树自然生长,需要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自我循环,才能真正实现自然规律。然后农法自然就在果树与果树之间种植了草,也是为了能更好地让土壤松软,回归最初的样子,这样有了植物以后,土壤中也有了小蚯蚓,动物也有了,微生物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就形成一个自我循环,也就实现了回归自然,抱朴守拙。
园区初建时,农法自然着眼长远,不急于栽种果木,而是用一年多的时间植草养地、歇地、粉碎,还草于田,涵养地力,固本培元,改善土壤结构。植树前,根部深施长效缓释营养农家肥,开深 60cm 的沟,沟下铺有 6cm 厚的花生壳和 5cm 厚发酵牛粪。4 月中旬栽完树后再铺设 3cm 富含氮元素的兔子粪,从而为果树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在每年的 9 月份每亩施用 3-5 吨有机肥,1 吨微生物有机肥。经过 3 年的土壤改良后,土壤有机质可以达到 1.5 以上。可谓“好地长好树,好树长好梨”。
农法自然遵循大自然与人和谐共处法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近乎农耕时代方法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结构和功能,保护和利用天敌,实行病虫害的自然生态防控。“园内病虫园外防,树上病虫树下防。”利用农业防治、物理器械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比如:用迷向丝干扰交配,防治梨小食心虫;自然生草为绿盲蝽、蚜虫提供食物来源,避免危害梨树;对园区周边桧柏类植物梨锈病进行防治,避免侵染园区梨树;用杀虫灯和糖醋液诱杀害虫成虫;利用昆虫天敌防治蚜虫、梨木虱、红蜘蛛等害虫。
农法自然种植果树采用矮化密植方式,进行新型平网架栽培,便于统一管理省时省力,还引进先进的全园水肥一体化系统,科学、合理、精准地对每棵树施以水和微生物有机肥以满足梨树的生长需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的革命性升级,产品质量稳定,并可节约水资源 30%-60%。每棵树只保留 14 个梨果,每个梨果 400 克以上,平均果重远超普通梨。
如今,园区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共有 64 种小型野生昆虫及动物,55 种草本及木本植物,如萤火虫、扁刺蛾、玉米螟等。2020 年 8 月 20 日,中国科学院戈峰教授团队及省市植保站领导到农法自然建立首个博士研究生农业基地功能性植物生物防治研究试点基地。
天地、阴阳、寒暑、四时、风雨等为自然之“和”。农法自然本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坚持原生态种植,让植物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让果实回归到最本质的味道,让土壤自然肥沃,让水源重回清澈,让大自然重归过去的美好。
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生产的元贞梨诞生于胶东“梨乡”莱阳。千亩梨园争相开放,落英缤纷,皎白梨花展示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元真梨之美,不仅美在其花朵,更美在它的纯天然。
元贞梨在其生产过程中拒绝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物质,无农药无化肥,使用套袋、杀虫灯、粘虫板、迷向丝等防治手段,经过 200 项农残合格检测。元贞梨清甜爽脆、皮薄肉嫩、多汁少渣,甜度高达 17%,甜而不腻。
莱阳元贞梨之所以能成为梨果之中的佼佼者,是与它生长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莱阳境内有五条大河,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蚬河和白龙河,这五条河在照旺庄五龙河口汇流,淤积成一片广阔的油沙地。这种细沙土壤里腐植质特别多,含云母也多,土质松散,通透性好,对光的反射性强。因此这里栽培的梨树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并且由于这种沙土升温急,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梨树白天在光合作用中获得糖分,晚上又处于低温环境不易消耗,从而加快了梨果糖分的积累。
《本草纲目》记载:“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效。”五龙元贞梨膏原材料全部来自农法自然农场有机梨果,均为当年产好果,坚决不用落地果、坏果烂果、低价果以次充好,从根源上保证其高品质。我们保证不添加香精、防腐剂等任何添加剂,坚持做纯正梨膏。因其使用原生态有机梨果做原料,梨膏品质要优于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不仅安全卫生、效果更佳外,品质也是业内领先。本着药食同源的理念,可长期服用五龙元贞梨膏,既可缓解亦可预防,男女老少皆可放心食用,真正能做到安全养生。
2020 年新冠疫情肆虐,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唯有增强自身的免疫抵抗力,才能与邪恶的病毒做抗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栏目中,播出了新冠肺炎患者林雪峰在患病期间的视频日记,而在视频中,该病人每天都会在吃完中药后,再吃上一个梨。不难看出梨已经成为该病人日常治疗过程中的辅助配餐。在全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农法自然向武汉捐赠 1000 余箱(约 18 吨)元贞梨。
中国食品报社手机台山东分台台长李晴发表讲话,她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农法自然人”还土地肥沃,令更多人有机会分享自然的、健康的风味食品的匠人精神,并授予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匠中国典型企业”荣誉牌匾。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春建先生接过授牌并表示:“‘食匠中国典型企业’牌匾既是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农法自然将始终秉持“顺应大自然的法则,返璞归真、求琛为民”的初心,让“元贞梨”成为真正引领莱阳梨乡绿色、健康发展的典型企业!”
农法自然将打造完整的自然循环农业生态链、标准的原生态示范园区,规范整套的技术输出流程,整合上下游链条,完整线上线下供销体系,完善三产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打造有影响力的原生态有机品牌。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将扩大种植规模,扩大合作规模,增加种植品类,创新种植技术,创新合作共赢模式,扩大附加产业链。不断地跟随社会的需求及国家的趋势,随着企业持续递进式地发展,企业终将迈入资本市场,插上资本的翅膀,实现飞跃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法自然誓做中国有机水果产业领航者,未来将打造万亩以上有机水果种植园区,通过扩大附加产业链等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多角度多方式地带动更多百姓致富。通过合作共赢、生产管理模式输出、共享渠道、理念升级等措施,带领更多传统农业从业者创新转型,促进国内有机农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让更多国人享受到真正安全可靠、健康环保的有机食品。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责任编辑:徐琳琳】【本版图片由农法自然提供】
中经频道网11月7日电(申成勇 发自山东莱阳)山东省莱阳市因独有的气候土壤条件而特产莱阳梨,被誉为“中国梨乡”。在烟台莱阳有这样一个有机农场,土壤肥沃,水质清澈,是做有机农业的首选之地,它就是农法自然——莱阳梨园园区。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秉持“回归自然,抱朴守拙,与四时合其序,与自然合其真”的发展理念。从微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开始,结合新品种培育和创新的栽培模式,生产出标准化、优质的果苗和健康、安全、美味的水果,回归自然之道。

图为:农法自然(烟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春建
人依自然生 农法自然成






与四时合其序 与自然合其真






日月出东莱之阳 硕果累累元贞梨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名称来自于“日月出东莱之阳”,素有“中国梨乡”之称。2009 年 11 月 19 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莱阳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莱阳梨皮呈黄绿色,粗糙而有褐色锈斑,果形头粗尾细,萼部凹入,表面上并不美观,但去皮后擎着粗硬的果梗,宛如一支乳白色的雪糕,其肉质细嫩,汁水丰富,甘之如饴,口感清脆香甜,有独特的风味,是梨中的上品,曾被定为“皇家贡品”。

元贞梨在其生产过程中拒绝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物质,无农药无化肥,使用套袋、杀虫灯、粘虫板、迷向丝等防治手段,经过 200 项农残合格检测。元贞梨清甜爽脆、皮薄肉嫩、多汁少渣,甜度高达 17%,甜而不腻。


2020 年新冠疫情肆虐,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唯有增强自身的免疫抵抗力,才能与邪恶的病毒做抗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栏目中,播出了新冠肺炎患者林雪峰在患病期间的视频日记,而在视频中,该病人每天都会在吃完中药后,再吃上一个梨。不难看出梨已经成为该病人日常治疗过程中的辅助配餐。在全国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农法自然向武汉捐赠 1000 余箱(约 18 吨)元贞梨。

农法自然将打造完整的自然循环农业生态链、标准的原生态示范园区,规范整套的技术输出流程,整合上下游链条,完整线上线下供销体系,完善三产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打造有影响力的原生态有机品牌。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将扩大种植规模,扩大合作规模,增加种植品类,创新种植技术,创新合作共赢模式,扩大附加产业链。不断地跟随社会的需求及国家的趋势,随着企业持续递进式地发展,企业终将迈入资本市场,插上资本的翅膀,实现飞跃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法自然誓做中国有机水果产业领航者,未来将打造万亩以上有机水果种植园区,通过扩大附加产业链等方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多角度多方式地带动更多百姓致富。通过合作共赢、生产管理模式输出、共享渠道、理念升级等措施,带领更多传统农业从业者创新转型,促进国内有机农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让更多国人享受到真正安全可靠、健康环保的有机食品。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责任编辑:徐琳琳】【本版图片由农法自然提供】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