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频道网
您的位置:主页 > 美食 > 文章正文

烟火暖街!中英街美食大比拼,一口尝尽深港交融味

中经频道网10月19日电(申成勇 韩学艳 黄群展 齐晓霞 发自深圳)金秋的阳光洒在海棠街新广场,空气里飘满了酱汁的醇厚、糕点的清甜 ——10 月 19 日下午,“情满金秋,深港融乐” 美食大比拼在这里拉开帷幕。这场由中英街社区党委、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共同举办的盛会,让 30 组深港居民带着“看家菜”赴约,近百邻里围拢在展台前,手里端着试吃碗,舌尖尝着两地味,把 0.18 平方公里的小社区,酿成了满是烟火气的“深港一家亲”。
       这既是舌尖的盛宴,更是“民生微实事”落到心坎里的温暖模样。

一碗佳肴藏心意,一口尝尽两地情
       在中英街,近半数居民来自香港,而美食,正是两地最不分你我的“通用语”。活动现场的展台前,30 道佳肴摆得满满当当,像一幅会飘香的深港融合图。
       广式菠萝焖鸭裹着岭南阳光晒透的果香,咬一口肉汁里淌着清甜;旁边的香港三杯鸭浸满酱油、麻油与米酒,酱香在嘴里慢慢散开,两种 “鸭味” 凑在一起,是广府与香江的默契;台山瑶柱虾米咸汤圆在碗里冒着热气,温润的糯米裹着鲜咸的馅料,转身又能尝到香港晶凝大菜糕的冰爽清甜,一暖一凉撞出舒服的口感;五指毛桃盐焗猪手带着粤式老火靓汤的温润,而旁边的黄油曲奇又飘着西式烘焙的奶香,一口下去,像把两地的生活滋味都含在了嘴里。
        “你尝尝,这陈皮是我从香港元朗带过来的,玫瑰酱是深圳本地花农种的食用玫瑰熬的 —— 就像我们深港邻居,凑一起才够味!”香港居民陈女士戴着一次性手套,把刚切好的陈皮玫瑰糕递到食客手里,
       眼里笑着,声音里满是骄傲。她的糕点刚摆出来,试吃的队伍就排了长队。现场的选手们不只是“晒菜”,更爱聊菜背后的故事:有人说“这道酿豆腐的秘方,是香港婆婆教我的”,有人讲“用梧桐山泉煮香港的云吞,汤更鲜”,每一句分享,都让盘子里的菜多了几分情谊,成了深港邻里间不说话也暖的纽带。

一口小食拉近距离,一件实事暖到心里
        这场比拼没那么“严肃”,反而像一场热闹的邻里家宴—— 主办方早备好了餐具和投票贴纸,居民们端着小碟子,从展台这头吃到那头,遇到爱吃的,就把贴纸贴在菜品卡片上,嘴里还念叨着 “这个三杯鸭要投!”“曲奇得给一票!”。
        等待结果的间隙,“共享小吃区”更成了欢乐的中心:300份深港小食整齐排着,香港的鱼蛋冒着热气,深圳的钵仔糕裹着红糖香,老人牵着孩子的手排队,纸碟里很快堆起了小食,笑声裹着香气飘得老远。
        到了颁奖环节,社区党委负责人把荣誉证书和奖品递到选手手里,香港居民陈女士接过证书时,还不忘拉着旁边深圳选手的手说:“下次咱们一起琢磨新菜!”
        “以前住对门都没说过几句话,这次围着尝菜,聊得停不下来,还学会了客家酿碧映的做法!”深圳居民李先生手里捏着没吃完的糕点,笑着说。这一场“以食聚邻”,把舌尖的温度变成了邻里间的热络,不仅搭起了聊天的桥,更让大家心里多了份“住在这儿真踏实”的归属感。


党建牵着邻里的手,文化连着两地的心
       作为深港交融的 “小窗口”,中英街的每一件民生实事,都藏着“用心”。这次美食比拼从筹备到落地,党建的身影一直都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前摆起报名点,工作人员捧着登记表,逐一向选手问清楚“有没有食材过敏”“需要帮忙准备什么工具”,还贴心地给每位选手发了食材费;连现场的桌布、一次性手套,都提前按人数备好,就怕大家有一点不方便。
       “一碗热汤暖的是胃,一块点心连的是心。”中英街社区党委负责人拿着话筒,声音里满是真诚,表示以后还会有更多美食节、民俗活动,让这里的烟火气,变成深港一家亲的最好证明。”
       风里的香气还没散,邻里间的话题还在继续,这场美食比拼落幕了,但深港交融的小故事,还在中英街的街头巷尾,伴着烟火气,慢慢讲下去。

       【审核:杨志龙】【编辑:欧阳军 】【责任编辑:缪源龙】【供图:齐晓霞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首页|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