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频道网
您的位置:主页 > 名人名企 > 文章正文

南药守望者王吉文:在泥土中播种中药的未来

中经频道网3月12日电(申成勇 发自广东云浮)在2025年的春日阳光下,中智药业中药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总监助理王吉文站在广袤的田野上,手中紧握着中药材的种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探索和期许。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许多乡村地区的重要产业,而王吉文正是这一潮流中的佼佼者。
图为:王吉文在工作中
      云浮市云城区某处山间的薄雾未散,王吉文正蹲在一株开着黄绿色肉穗花序的植物前,小心地采集样本。"这是野生石菖蒲,《中国药典记载》的正品基原植物叶基生,无叶脉,佛焰苞片较短,为肉穗花序的1~2倍,极易与水菖蒲混淆。"他擦拭着镜片上的露水,言语间透着学者特有的严谨。
      这位80后中药资源专家,在过去几年带领团队踏遍山山水水,累计行程超8万公里。2024年,由其主导建设的中智药业南药栽培技术研究基地正式投用,这座占地约120亩的"露天实验室",承载着破解南药资源困局的使命。
      种质保卫战:在基地种苗选育区,数百种南药种质资源构成"植物基因库"。面对参观者,王吉文如数家珍:"鱼腥草看似普通,但不同产区有效成分含量等差异巨大。我们通过同质园栽培,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株系用于繁殖。"
      从荒野到药田:坡地示范区内,常春油麻藤正沿着特制支架攀爬。"我们通过修枝打顶技术,让药材生物积累量提升50%。"王吉文轻点溯源大屏,甘肃定西黄芪、当归基地的实时画面跃然眼前:"我们的黄芪、当归种植基地通过了甘肃省药监局GAP符合性检查,建立的黄芪有机种植基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中美欧三方有机认证的种植基地,有机种植的黄芪多糖有效成分含量比传统种植的黄芪多糖含量高出40%以上。"

图为:王吉文在云智基地工作
      数字赋能传统:在溯源展厅,扫描饮片包装二维码,药材的"前世今生"清晰展现:从种苗DNA分子鉴定,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到饮片加工车间的智能生产,全产业链的记录与检测报告。"我们为24个中标品规建立了200余项质控标准。"同时,王吉文展示着厚达数十厘米的GAP文件。
图为:扫描云智小包装溯源二维码
      跨界创新实验:指着鱼腥草与玉米的间作田,他揭秘道:"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与我司合作的生态种植模式。玉米为鱼腥草提供半阴环境,模拟野生生长条件,能够更好地提升品质。"
      标准制定者:作为广东省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与质量追溯专委会秘书长,王吉文协助完成药监局委托研究的多个中药材质量标准相关项目。"中药材种植不能再靠天吃饭,"他指着基地气象站说,"我们为多个品种建立生长研究模型,精确到降雨量变化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图为:云智基地全貌
       产学研桥梁:在凉亭旁的野外观测点,记录着王吉文科研工作的日常。与澳门科技大学等团队合作牵头及参与制定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团体标准12项,以标准引领及推动中药材高质量发展,黄芪相关成果被纳入ISO国际标准。
      在王吉文看来,中药材种植不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和传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药材的价值,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乡村地区走上富裕之路。
      如今,站在田野上的王吉文,望着一片片绿意盎然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他知道,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不仅仅是中药材,更是他和乡亲们的绿色未来。而他,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和播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乡村的振兴而不懈努力。

                               【审核:易圳】【编辑:缪源龙 】【责任编辑:杨志龙】【供图:王吉文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首页|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