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频道网
您的位置:主页 > 教育 > 文章正文

数智教育新实践,陕西AIGC技术应用导师培训成功举办

中经频道网10月1日电(申成勇 韩学艳 黄群展 发自西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5〕13号)精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2025年9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校园影视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协会承办,陕西广播电视台《教育正能量》、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协办的陕西地区“AIGC赋能教育”数智技术应用与实践导师培训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聚焦AIGC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系统化授课、实操辅导与成果交流,为陕西搭建高质量学习交流平台,培养数智教育骨干教师与培训导师,助力教育教学迈向智能化、创新化新台阶,此次全省培训汇聚300余名中小学校(园)长及优秀教师代表等。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校园影视专委会首席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国家电影智库研究员郑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克明,工信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人才培训标准”参编人 、西北AIGC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卫亚婧,莱州市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任军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校园影视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许益超,陕西文化教育题材影视剧创作办主任、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协会会长刘瀚辰,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名校+”总校长付京华等出席本次培训。

精准协同 智造未来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校园影视专委会首席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国家电影智库研究员郑虎 谈到,此次“AIGC赋能教育”培训,是陕西打通数智化教育“技术-教学-育人”闭环、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培育基层力量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技术为人服务”,目标绝非培养“技术操作者”,而是打造“数智教育领航者”,重构影视教育“教、学、创、评”全链条。

       陕西文化教育题材影视剧创作办公室主任、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协会会长刘瀚辰 说到,本次培训具有深远而具体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这是对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积极响应——通过跨区域资源协同,将先进经验精准转化为契合陕西教育实际、彰显地域特色的“本土化实施方案”,为陕西教育数字化从“追赶”迈向“引领”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的实践路径;另一方面,借助AIGC等智能技术作为文化活化引擎,充分激发陕西千年文脉的当代活力——让智能技术成为连接古今的“数字桥梁”,切实实现“技术助力教学、文化滋养成长”的双重目标。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协会通过搭建国家级平台,为陕西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名校+”总校长付京华 作为学员代表表示,作为扎根西安高新区的基础教育实践者,学校始终将“数智赋能教学创新”作为办学核心方向之一,清晰认识到“教师数智素养”是突破变革瓶颈的关键。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训,更期待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让教师把AIGC技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新工具”、影视创作的“新翅膀”,为学生提供更具创新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专家授课 教育提质
       本次培训邀请三位行业权威专家,围绕“AIGC如何真正落地教育场景”这一核心命题展开专题授课,既搭建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又提供了可直接复用的实践路径,为深耕教育领域的学员送上了一份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知识厚礼。

以人为本 应用导向
     《AIGC赋能教育数智技术应用与实践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应用导向将中小学AI教育落到实处》:潘克明专家从“政策解读+案例拆解+理论升华”的方式,帮助学员构建起“AIGC赋能教育”的整体认知框架,为后续实践筑牢了理论根基,更明确了“技术应用必须围绕‘育人’核心,不能偏离教育本质”的根本原则。

图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克明 
AI技术 赋能教育
       《遇见AI,大模型教学多场景应用—从DeepSeek等AI工具应用到教学创新实践》:卫亚婧专家聚焦“AI大模型如何从‘概念’走向‘课堂’”的关键问题。她结合中小学课堂教学、课后分层辅导、影视教育资源开发等实际需求,分享的多个教学案例,以及针对不同学科的AI工具选择建议,让学员直观掌握了“如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AI工具、如何规避技术应用中的常见误区”,切实破解了AI技术落地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图为:工信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人才培训标准”参编人、西北AIGC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卫亚婧
理论与实践结合 打破学科壁垒
       任军涛专家在《“智教”时代:AI大模型如何赋能中小学教师创新教育教学》主题报告中,立足中小学教育实际突破“技术工具论”,提出AI大模型是教师教育创新“思维伙伴”的核心观点,为基础教育变革锚定专业方向,在教学设计中整合多学科知识破“学科壁垒”,并系统指导AI优化课程设计与辅助影视创作育人,提供“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切实激发教师将技术转化为教学实效的信心,助力“数智教育”落地。

图为:莱州市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任军涛
育人目标为核 教育需求为向
        “命题式AIGC创作实操”环节,学员经历 “需求分析—内容构思—技术选型—作品优化” 完整创作流程,运用多种AIGC工具创作;专家通过一对一答疑、集中指导解决实操问题,更助学员建立 “以教育需求为导向、以育人目标为核心” 的技术应用思维,摒弃“为用技术而用技术”,转向“依教学需要选择技术、优化技术”。









成果共创 经验共享
       培训期间,学员们积极展示各自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思路、技术应用心得以及作品背后的教育理念。专家从教育价值、技术合理性、视觉专业度等维度精准点评,共同构建“成果共创、经验共享”的数智教育实践生态。

       参训学员表示,此次学习不仅为提升个人能力,更旨在扛起“带动区域教育创新”的使命,同时衷心感谢主办方为陕西教育工作者搭建优质学习交流平台。

教师数智素养的“集中充电”
       总结环节,为部分优秀学员代表颁发“‘AIGC 赋能教育’培训导师聘书”,期待其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更多教师运用AIGC创新教学,助力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 既为陕西培育了数智教育骨干,更搭建了“专家引领、学员互动、成果共享、辐射带动”的数智教育发展平台。







AI赋能教育教学
       据悉, 后续系列AIGC教育实践活动将有序推进,核心在于推动技术从“培训课堂”向“日常教学课堂”深度渗透 ——不仅要让数智赋能真正扎根陕西每所校园、惠及广大师生,更要以持续实践为抓手,为陕西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长效动力,助力区域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审核:刘懿】【编辑:刘国栋 】【责任编辑:缪源龙】
【供图:活动主办方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特别提醒:中经频道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首页|关于我们